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四年,建设者笑谈其间酸辣甘苦,流传坊间,无字为凭,待秦岭变通途,再看今朝笑谈之事,回味感怀、高山仰止,都是咱筑路人的普通事。本报记者特作此系列报道,献给西汉高速最可爱的筑路人。
项目经理老杨的故事
老杨名叫杨海峰,西汉路第二项目组20标项目经理,东北豪爽之人,自2004年来工地至今,其间休假回家时间加起来不过20天。一次老杨回家,其子万分惊讶,第二天对同学说:“我爸昨天到我家来了!”老杨在工地兢兢业业,每天早上六点便到工地督促工作,在工地上大家有口皆碑。不光如此,2006年底可能因为老杨他们长春路桥建设集团改制的什么原因,反正是资金没法周转,老杨便将仅剩的资金发放了农民工的工资,过完年便遇到电力部门索要电费,老杨从自己兜里掏出老婆刚从长春家里带来的10万元,交了电费,问其感受,答曰:“哎呀妈呀,这有啥呀,看,首先咱不能把工地上的伙计们亏了吧,大家辛苦一年,好歹到头了咱多的给不了最起码把工资要及时发了吧,其次这缴电费,如果不交眼见得工地就干不成活了,全线都在大干,我可不想为这几块块钱的事把我们的进度给耽误了。”
火玫瑰老板娘的故事
老板娘是大河坝乡一家旅馆的掌柜,名叫段茂翠,西汉第二项目组主管郭家山出口工程的一支小分队驻在她家店里。初见老板娘,便觉此人貌美如花,虽已三十有五,仍然风韵犹存。由于长年与我们项目组的筑路人打交道,已对我西汉工程万分关注,经常询问项目工作人员:“工地进度怎么样了?”、“今天郭家山隧道又掘进了多少米?”,老板娘还时常与其老公就郭家山隧道的进度问题争论不已。众所周知,郭家山隧道掘进困难重重,是西汉高速的卡脖工程,老板娘坚信我们的隧道能按期完工,而她老公却持相反态度。与老板娘交谈,十分有意思,此妇平日闲谈还算能说会道,但遇记者提问却面露怯色,好个娇羞美妇人,回答问题羞羞答答,末了笔者随口说了句:“您这成天与我们这些工地上的筑路人在一起,给他们做饭,也挺辛苦的吧?”老板娘听了,一反常态赶紧说:“我苦啥呀,他们才苦呢,为了赶工期,他们每天早上不等鸡叫就上工地了,晚上不到半夜是不回来的,回来满身都是泥,要是遇上雨天,都能从他们的雨鞋里倒出半盆水来,他们苦,我才不苦呢。”
总工大刘的故事
在西汉工地第三项目组郭家山隧道口见一大汉,此人身高1米8开外,长得虎背熊腰,姓刘名晨华,乃49标总工。一句“郭家山隧道不通我不回家”的经典语录在西汉工地广为流传。原以为此人豪爽霸气,可一经交谈,却发现大刘憨态可掬甚至有一丝稚气,真难与其外形所符,但大刘在工地的工作那是一点儿都不含糊。没白没夜地干,夜里两三点在工地穿梭那是常事。大刘严守着他那句名言,还真是隧道不通他不回家,孩子出生不到10天,他就赶回了工地,至今,10个月过去了,他也只是通过媳妇寄来的照片见见孩子,初为人父便舍下妻儿,没有莫大的责任感,还真难做到。
王组长的故事
王组长是西汉高速第四项目组组长,名叫王航。此人原属高速集团西汉工程督导组,2006年4月临危受命西汉高速洋汉段,现洋汉段已通车,并且从内在质量到外观工艺都得到业内外的高度好评。可谁能想象王组长上任时的洋汉段却是连路面半幅都没修好的严峻场面。王组长上任后大力改革,针对施工单位活干不上去的情况,将工程任务分割,为了不耽误时间,遇到一些困难问题,王组长不等不靠上头公司,拿出魄力,亲自动手,雷厉风行地解决问题。其间,王组长查出患有肾结石,为了赶工期他没时间住院修养,依然坚守“阵地”,有时疼得不行了,就打上瓶点滴,打完了立马拔管子上“战场”。颇具大将风范。
西汉工地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西汉故事
----------来自西汉高速公路户洋段建设的人物群像报道
新闻作者:文 / 袁立忠 郭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