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期 第57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7-04-2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成败得失之鉴
----------读朱瑛石的《沉浮史玉柱》      
新闻作者:亦 兵
    史玉柱,一个曾经的时代标志,一个神奇复出的“江湖高手”,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领袖;一个商业色彩浓厚的传奇人物;一个成也英雄,败也悲壮的巨人;一个众说纷纭,引人注目的商业奇才:两起一落的跌宕人生,保健品市场的霸气冲天,资本市场的神出鬼没……,让人看不到他的真实。“一百个观众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记者也会有一百个史玉柱。”然而,朱瑛石与读者共同分享了史玉柱――一个巨人的成败,一个玩家自我涅的精彩过程,还读者一个真实的史玉柱。
    如果说,余华的《兄弟》可以有多种读法,同样,《沉浮史玉柱》即可当作一部情节波澜的人物小说,也可看作一部浩瀚的商业史诗。我们可以从中拆解出,史玉柱成功背后的社会变迁与体制转型,以及由之而来的伦理与价值的颠覆与新生。史玉柱的创业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中国过去20年商业发展史的绝佳坐标。
    朱瑛石讲述的是一个感动中国的故事:第一次,他上演了一个成功的版本;第二次,演绎了一个失败的案例;这一次,他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并完成了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执着、诚信、勇于承担责任。那么,导致巨人集团全军覆没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体制的真空地带、人才的无竞争领域和巨大的市场空白,如原子核反应堆一样释放出了无可比拟的经济能量,形成前所未有的超额利润,被未必具有超凡胆魄和远见卓识、由于某种原因历史地处在了经济大潮心脏地带的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捷足先登抓着了,一夜暴富而成“巨人”。但是,以1993年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为标志,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宣告结束,宏观经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正常轨道,超额利润被平均化了。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巨人集团及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的整体衰落,即利润率和发展速度的下降其实是一种必然。
    其次是,史玉柱和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对改革开放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把它永恒化了。因此,当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结束之后,仍然继续前一时期的思维定式,采取扩张型发展战略,并像股民们盼牛市似的盼望经济高潮再次来临,而不是调整发展战略,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全军覆没。这种致命的发展战略才是巨人倒下的根源,也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整体衰落的共同根源。
    史玉柱经历过失败之后,认清了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规律,调整了企业发展战略,终又东山再起,而且来势逼人。史玉柱从一个朋友处获得50万元资助,从江阴起步,转辗南京,然后进军上海,建立根据地。脑白金在长江三角洲长驱直入,迅速打开了市场,并扩展到全国。到2000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这时,史玉柱必须走到台前,他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走到前台了。2001年1月,伴随着新世纪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史玉柱以“借钱还债”的形式走到了前台。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再次成为媒体追逐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借钱还债”,其实是一个变相的形象广告大策划。史玉柱在这个阶段,正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他将本来就要用来做宣传广告的钱用还债的形式来花,既还了债,又做了广告,还打通了他的经商之道,一举多得。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呈整体衰落之势,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不是史玉柱个人的错;不独民营企业如此,伴随着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结束,和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带来的暴利时代的终结,国有企业同样存在着整体衰落之势;这种整个一代企业家的整体衰落,表面看是企业家个人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其实却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历经坎坷的史玉柱再次站在了中国第二代民营企业家的舞台上,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和淘汰,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史玉柱已经被淘汰,作为中国第二代民营企业家的史玉柱,则又获得了新生,历史的淘汰是必然的,只有顺应历史的自我超越和淘汰,才能重获新生,史玉柱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跌倒后又爬上山峰的人,拥有怎样的登山心!     (作者系省高速集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