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期 第77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5-0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为了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榆林市“打黑”专项治理活动综述      
新闻作者:文 / 段高贵
    全省集中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班线客运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县交通、公安部门联合作战,抽调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采用“包片、包线、包干”措施和蹲点守候、跟踪稽查、群众举报、联合检查等方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黑”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三无“黑车”、“黑面的”、“黑出租”和“黑驾校”、“黑车托”以及维修市场中的马路“黑摊点”,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运营行为,维护广大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打黑”行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县交通、公安、运政、城客等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办专栏、编制简报等多种形式对“打黑”专项整治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市打击非法经营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榆林运政信息网》上开办了“打黑”专栏,并创办了“榆林市交通局、公安局打击黑车等非法经营专项治理活动”专刊,大力宣传打击“黑车”非法经营活动的意义和违法经营行为的危害性,宣传和推广各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各县(区)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期间,共编发专刊5期,共出动宣传车600余车次,发放传单6万余份,悬挂横幅120余幅,在1500多辆出租车的LEO电子屏上宣传“打黑”行动,市县电视台共播放“打黑”内容的定格字幕和游飞字幕6幅40余次,播发专题报道15次。通过全方位、多渠道、高频率、大范围的宣传,形成“打黑”高压态势,使“打黑”工作深入人心、深得民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发动群众 提供线索
    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和举报“黑车”等非法营运线索,市县交通、公安、运政、城客等部门均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的受理、督办和回复。“打黑”工作开展以来,各单位共收到群众举报投诉材料120余份,举报投诉电话60余个。市运管处还邀请城区的出租车、班线客车车主加入到“打黑”队伍,让他们主动当起“打黑”的信息员,把营运过程中收集和发现的各种“黑车”非法营运的车号及证据及时反馈给运管部门。目前,已收到“信息员”举报非法营运车辆130辆,为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打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确定重点 重拳出击
    “打黑”行动一开始,市县交通、公安、运政、城客部门根据对辖区内客运站(场)、货物集散、商品交易市场周边地区及旅游景点“黑车”经营活动区域摸底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了打击的重点对象和城市主要路口、车站、高速路口等重点区域,对那些经常从事非法经营的“黑车”,采取灵活机动的稽查方式,务求一举查扣,对那些流动组客车辆及隐秘的“黑车”停车点进行跟踪调查,充分取证后依法查扣,使“黑车”无处藏身。在稽查中采取设点暗查、例检明查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点区域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多时段、全天候的突击打击,对所查扣的“黑车”在电视等媒体上集中曝光,统一处罚标准,公开处理过程。
    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查扣“黑车”800余辆,“黑出租”300辆,“黑摩的”250辆,查处违规营运的出租248车次,处罚各种违法违规经营客车760辆,有1名“黑车”闹事人员被刑事拘留,3名“黑车”闹事人员被行政拘留,维护了广大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迅速好转,出租车、客车的实载率普遍提高近30%,客运效益明显增加,广大道路客运经营者无不拍手称快,敲锣打鼓,自发向运政、城客部门赠送锦旗以表示感谢。目前,全市已收到经营者赠送锦旗7块。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