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期 第77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5-1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抓“航测” 勘“走廊” 重“比选”
----------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破瓶颈促加快      
新闻作者:文 / 郭少言

    波澜壮阔的陕西交通运输事业,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活跃于建设西部强省的舞台。面对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势要求,面对陕西交通人奋力拼搏,致力于加快的续建和新开工19个建设项目,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以先行者的姿态奔波于关中平原、黄土沟壑、秦巴山区。走近设计院,处处感到加快的氛围,前期工作的瓶颈正在这里一一得到破解。
    细数加快建设的问题,可以说上一大串。而三个关键环节可以称为项目初步设计之前的瓶颈,那就是航拍地形图照片,勘察路线走廊带,比选走廊带方案,这三个环节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踏上加快的节奏就是一句空谈。
航测,加快之“急”
    上半年的航测工作,一个字就是“急!”,为了加快航测工作,省厅将全省11个项目的航测任务以渭河为界,渭河以北部分由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完成,渭河以南由中交一勘院完成。省厅要求省院和中交一勘院在5月20日前提交符合初步设计要求的1:2000航测地形图,时间非常紧迫。省院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榆林至佳县、铜黄二通道、黄延二通道、蒲城至黄龙、延安至延川等5个项目718公里路线的飞行拍摄任务。可以说这5个项目是抢出来的,以往的航测工作都是在工可研完成后厅里评审后再安排,今年省公路设计院利用工可研由本院编制的便利,在工可研编制过程中,对工可推荐路线方案尚不明确的,就开始安排航测工作,完成可能的路线走廊带航测地形图。
    航测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而且每年只有11月至来年2月这4个月时间才能具备航测的工作条件。航测人员必须闯过四道关口,第一道关是空管,飞行手续要兰州军区审批,一个申报、一个等批就耗去宝贵的时间,有时等一个月都飞不了,这是令勘设人员最为焦急的时刻,为了加快进度,设计人员多方联系想尽办法加快审批进展;第二道关是天气,在航测公司租用的飞机起飞条件非常苛刻,降雨雪不能飞,有云雾不能飞,天阴能见度不好不能飞,有时候因为天气变化刚刚飞起来又被迫下降,而每次起飞都要付出昂贵的成本;第三道关是树叶不能有,植物茂盛的树叶是拍到清晰地形图的大敌,所以航测必须选择在万木复苏之前的冬季;第四道关是地面不能有积雪,这与第三道关恰似一对矛盾。
    为了得到清晰的地形图,勘设人员不厌其烦,一次次起飞,不达质量不罢休,仅黄延二通道就飞了4次,铜黄二通道飞了3次,榆佳项目飞了3次,延安至延川和吴定项目各飞了2次,蒲城黄龙一次飞成。目前,全年6个项目的航测任务只剩下咸阳彬县旬邑项目,因工可研未完成而安排到6月底。
走廊,优化设计的基础
    2月21日省厅召开“落实2009年新开工项目目标责任及有关问题的会议”明确传达了厅党组的要求“能多快就多快”。在工可研路线方案初步研究成果出来后,及时讨论和决策,以尽快确定路线走廊带、控制点、标准和建设规模。设计院成立了由院专家组成的“工程技术委员会”,深入现场反复踏勘查看走廊,认真研究筛选,经过详细调查再优化线路走廊。
    审查关口前移、不允许返工也是设计院加快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负责人和总工办各专业审查人员在外业现场办公。这些有着丰富选线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专家,在外业勘察之前就先走一步,踏进路线走廊带,对外业勘察人员提出事先指导意见。十天线汉中至略阳段,总工办就去现场看过两次,在初步设计的全过程不断指导着项目工作人员。
比选,延展设计深度
    “要注重方案研究”既是陕西交通主管部门对勘察设计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加快勘察设计工作中,设计院把方案比选作为优化设计、延展设计深度的必修课。针对黄延高速二通道独特的地理环境,设计院反复比选,提出东、西、中三个大方案,从经济带动、地理环境影响造价、路网布局合理性等方面,认真论证,并在工可研之前,编制了“黄陵至延安路线方案研究报告”,为工可研的顺利编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前期依据,达到加快工可研进展的效果,这个环节在以前是没有的,对于黄延高速二通道这种较复杂的项目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改扩建项目是我省公路勘察设计的又一个难题,比选优良的方案尤为重要。横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八百里秦川的“潼关―西安―宝鸡”改扩建项目,涉及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个城市(区)、8个县,新老路拼接、桥梁拼接、交通保畅、征地拆迁、土地节约、文物保护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异常复杂,院长石飞荣亲自牵头,组织精兵强将组成改扩建项目组,加班加点,强势攻坚,仅针对这个项目的研究报告就出了10个。这些报告分专题各个击破难点,并邀请全国改扩建方面的专家对方案进行比选和评审,不少与会专家对研究成果表示首肯,认为一些省份目前在改扩建研究方面,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
    破瓶颈,促加快,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奋力前行。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最深切的感受。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