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期 第77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5-1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风起云行 涌动发展春潮
----------记挺立加快发展潮头的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张力峰

    勘察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对任何一条公路建设来说,没有一流的设计,就永远不会有一流的工程。
    面对我省新一轮交通建设加快发展大潮,作为我省公路勘察设计主力军的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在数量、质量、技术和管理上追求同步跨越,在整体性、功能性和协调性上追求高度统一,在质量型、效益型和可持续上追求科学发展,用奋进奏响了加快发展的和谐乐章。
任务:繁忙并快乐着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陕西交通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措施,抢抓机遇,采用纵横网格与辐射线、环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制定出了新的“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新规划网,使路网总规模达到8000公里,并在去年底前集中抢开了一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从承担的工作量还是工作节奏来说,都对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数字是无言的,但往往最能说明问题。据悉,实施加快以来,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共承担了14个项目共计1262公里的勘察设计任务,占全省总量的51%,其中,去年开工8个项目653公里,今年开工6个项目609公里,同时,还承担15个项目1540公里的工可研任务。这些项目涉及的地形包括关中平原、黄土沟壑、秦巴山区,从重点项目勘测和设计难度上看,主要有地形复杂,桥隧比例大,不良地质多;保护环境和边坡处理;土地节约利用;技术指标合理利用;地形的自然纵坡较大;隧道洞口设计与地形相结合以及造价控制等7个方面的难题。
    紧迫的时间要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催生出了一系列非常的措施。2008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全省新一轮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热潮,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紧紧围绕省厅的安排部署,整合技术力量、加强生产协调、加大奖罚力度,倒排工期、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动员全院干部职工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全力保证所承担的勘察设计任务按期完成。在设计院采取的超常规措施中,白天加晚上工作被同志们戏称为“白加黑”,一星期5天工作日加2天休息日安排加班被戏称为“5加2”,利用晚上时间经常开会研究新问题被戏称为“夜总会”。由此不难看出,整个加快工作都是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转。
    虽然工作量达到以往的1.7倍,但对设计院每一个职工来说,却是繁忙并快乐着,因为通过他们的具体行动,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厅党组关于加快的决策部署。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8年下半年开工的8个项目和2009年新开工2项勘察设计项目,均已按期完成初步设计,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奋进:用行动来诠释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设计质量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需要勘察设计在保证公路坚固耐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公路的景观、线形和对每一个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使其与自然和谐、与环境融合,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为了做好勘察设计工作的每个细节,承担外业的工程勘察设计人员从年初就开始顶风冒雪地奔走在三秦大地,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加快发展中的作为。
    根据省厅安排,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承担了国家高速包茂线陕西境西安至延安第二通道黄陵至延安段和省级高速延吴线延安至延川段两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科研工作,为合理选择路线方案走廊,今年2月26日,院总工办和规划室的同志迎着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驱车前往两条路现场进行外业视察。冰天雪地之下,本就人烟稀少、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更是泥泞不堪、危险暗藏,但现场踏勘的同志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的走廊方案,硬是在无路的地方开路,坚持步行到线位上,此次视察历时6天,行程2000余公里,对5个大走廊进行了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各个方案走廊的地形、地质情况,为方案布设和走廊带的比选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
    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项目是我省地形条件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主线路线全长80.880公里,全部位于陕北黄土沟壑地区,山高坡陡,黄土冲沟密集,桥隧比例高。承担外业勘测任务的道路设计三所12名同志于4月8日开始外业勘测工作。4月的陕北,正是风沙最大、沙尘暴肆虐的时候,每天下午山坡上黄沙漫漫,尘土飞扬,收工回到驻地,所有同志身上、脸上、鼻子里全是黄土。同时,陕北的黄土沟壑山高坡陡,地势陡峭,近80度的山坡同志们说上就上,说下就下,大家开玩笑说:世上本没有路,拓路人走过之后,就成了路。山沟内,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中午无处吃饭,同志们只能自己带上干粮、水,饿了,席地而坐,吃口干粮,就口咸菜;渴了,打开瓶盖,喝口开水,然后继续前进,每天计划的任务完不成,决不收工。经过30余天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延志吴高速公路已基本完成野外调查任务,进入内业资料整理阶段。
    像这样的事例在设计院加快进程中比比皆是,在设计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就近一时期,设计人员出的A3规格图纸就达25200张12600册,足以装几大卡车。
求精:根植职工内心
    勘察设计工作是公路建设、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的起点,为使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安全、环保、资源节约、降低成本、质量优良”的综合效果,工程技术人员在做设计时树立高度的精品意识,力求每一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
    在勘察设计中,设计人员结合项目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路网构成等因素,统筹考虑工程设计、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公路与社会人文景观的协调,以及公路施工、养护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合理利用路线走廊资源。对影响或制约路线方案的路基横断面布置方式、路堤高度、高路堤与高架桥、深路堑与隧道、高边坡与半边桥、特殊桥梁、长大隧道、互通式立交、取(弃)土场等典型工程或路段方案,除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论证外,还要从道路使用安全、环境保护、土地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目的是充分把勘察设计新理念转化为每一个勘察设计人员内心的自觉行动,抓住设计重点与难点、突出亮点,确保总体设计思路的一致性;大胆创新,精雕细琢,追求设计的“精、细、美”,体现设计的差异性。
    同时,充分研究路线走廊与综合运输网的关系,加强结点研究,合理布置枢纽结点;从路网规划、路线总体布局出发,以满足功能、适应环境为目标,分段确定路段技术标准和工程规模,合理利用路线走廊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对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来说,新的形势给予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陕西交通加快发展的大潮仍在奔涌向前,站在大潮浪尖上的公路勘察设计人也未停止奋进的脚步,相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