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纂的2009版《陕西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有一项关于民意的调查,调查情况显示,在获得“满意”评价的领域中,列第一位的是“交通道路建设”,达到55.3%。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作为主管全省公路和水路交通行业的省政府组成部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承担着建设这一枢纽的重要任务。近四年来,陕西省公路建设持续发力,不断加快,备受社会关注。在陕西,交通行业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先锋”;在全国,陕西交通被誉为交通行业的一匹“黑马”。截至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2524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300多公里,一举跃入全国先进行列。在高速公路的引领下,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也全面加快,全省交通整体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4月28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会上省上主要领导代中华全国总工会向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以表彰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在公路交通建设和抗震救灾期间作出的卓越贡献。这是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于2008年获得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之后的又一全国最高荣誉。
加 快
四年前,陕西交通面对现实经过了深刻的反思。有一个例子似乎可以说明这一点,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有8条经过陕西境内,总里程达3500公里,然而,到2003年底,陕西用了17年仅建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面对“我们是慢了”的感慨,新的交通厅领导班子,厘清发展思路,理顺管理体制,清醒地认识到交通发展慢就慢在了发展“定位”上。
厅长曹森认为,交通是公共产品,承担着公共服务的重大使命。陕西的区位要求、全省的经济发展、百姓的出行需求,都对交通寄予厚望。交通工作必须以这些“厚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地肩负起历史使命,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大胆闯关,用破“坚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发展,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2005年11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陕西省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专题会议,作出“加快交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决策,吹响了“大加快”的号角。随后,《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陕西省“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规划提出:陕西将建设总规模5000公里的“三纵四横五辐射”高速公路网,其中国家高速公路3500公里,省级高速公路1500公里。
短短四年,陕西交通人在“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目标引领下,以敢为人先、争先创优的气魄,高点定位,打破常规,迈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由长期缓慢发展向持续快速发展、由单一不平衡向整体协调推进的历史性跨越。随着高速公路投资力度的逐年加大,陕西高速公路每年以400公里左右的速度跨越式增长,到2007年底,陕西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全省8市1区65个县通上了高速公路。从零的突破到1000公里用了17年,从1000公里跃至2000公里只用了4年,17:4,何其鲜明的对比。
陕西省十一届党代会决定,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战略提升为“建设西部强省”战略。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作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加快高速公路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超前决策,自加压力,再次调整了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由“三纵四横五辐射”变为“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即“2367”网,将高速公路发展规划里程由5000公里增加到8000公里,40天内集中抢开17个公路项目,投资727亿元,里程1238公里,占到全国交通投资总规模的六分之一,列全国第一。从2008年9月开始,陕西省启动了新一轮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高潮,以“畅通过境通道、完善骨架网络、增加迂回线路”为切入点,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四年里,陕西交通行业上下互通最多的是两个词:那就是“奋起”和“加快”。全行业的精神风貌和交通各项工作,在“奋起”和“加快”的热潮中,让人为之一振。
责 任
2008年8月18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00天,一位陕西交通系统的老报人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没有西汉高速》。文章饱含深情地感慨于西汉高速公路“生命线”的突出地位。
“假如没有西汉高速”?站在一周年的节点上,认真考量抗震救灾,人们这样诘问!在入川的国道、铁路相继中断的危机形势下,千百万人在生死一线等待救援;千百辆车在交通一线准备驰援。救灾的品质、时间与速度,最需要的是一条畅通无阻的大路,一条可以昼夜兼程的“高速”。
天降大任于陕西交通人,天降大任于救灾“生命线”――西汉高速公路。然而,这是一条年轻的路,它建成通车仅仅7个多月。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是穿越秦岭的第二条大通道,也是同时期全国高速公路建设一次性投资最大、里程最长、难度最大的工程。谁也没有想到,硬是靠着“拼搏拼搏再拼搏”精神“抢”出来的这条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最大的一条“生命线”。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倘若没有2005年以来陕西交通的全面加快,这条修建了4年的穿越秦岭的大通道何时通车还未可知。西汉高速公路的及时通车,与其说是上苍的眷顾,毋宁说是陕西交通系统建设负责任行业节气的彰显。
当第一时间,共和国总理拨通了陕西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电话,发出确保入川“生命线”西汉高速公路畅通的指示。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厅党组紧急指令,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强力保通、保畅、保运,确保道路高效运行。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整个抗震救灾中,先后有26个省市的223万辆救灾车通过西汉路顺利进川。陕西交通部门先后共投入79169人次,机械设备4437台件,资金2339.96万元。免费向救灾部队官兵提供就餐和车辆油料,免费将万余名川籍民工送回家乡。免费放行救灾车辆223万辆,免收通行费6600万元,投放入川客货运力6000余辆次,运送入川旅客12.47万人次、救灾物资1.28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的高度评价以及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彰显了陕西交通人抗大灾,保畅通的恢弘之举。
没有总量上规模,结构更合理,路网更完善的陕西公路交通体系,救灾“生命线”将步履维艰。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线”又何止一条西汉高速公路,以西安为枢纽的6条入川救灾线的畅通都是“生命大通道”。当大地震袭来,在生命与死亡之间,在一方和八方之间,陕西交通以无愧于时代的责任感铁肩担道义,把黄金大通道铸成热血生命线。
忘不了冰冻雨雪灾害,20多万陕西交通人在3800公里公路线上“除雪、保通、抢运”大会战;忘不了由105人组成的陕西交通入川抗震救灾突击队风尘仆仆的倦容;忘不了奥运火炬接力交通保障线上默默无闻的身影。
厅长曹森总是说,交通行业,是一个需要重情、重义、重实干,才能兴盛的行业。在交通这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车间里,只有重情,才能让社会从交通产品中,真切体验到交通行业的公共服务属性;只有重义,才能使群众在交通活动中,切身感触到公益型事业的公平正义;只有重实干,才能有效突破历史上的发展欠账,真正焕发出基础产业的先行功能。提出建设负责任的行业,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交通各项工作,体现在重情、重义、重实干上,这就是全行业的政治气节。
追 求
“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是陕西交通人的理念和追求。
西北首条六车道高速公路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连通9条高速公路,辐射四面八方;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完备规范的技术标准填补了我国沙漠地区修筑高速公路关键技术的空白;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开创了我国第一条排水性沥青路面建设的先河。陕西是隧道大省,从2006年至2008年,陕西高速公路三年三次穿越秦岭,其中沪陕高速公路商界段是陕西省第一条双向六车道山区高速公路,被誉为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的“大手笔”。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更是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的示范工程,以建设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公路隧道之最赢得世人的称赞,让外国人外省人刮目相看,堪称陕西的一张“名片”。
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架起了强省富民的快车道,挺起三秦经济腾飞的脊梁。这些穿越平原山川高原大漠的高速路、大跨桥、大隧道,不仅凝聚着陕西交通人的智慧和心血,更成为陕西交通的品牌、陕西的骄傲。
农村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亮点。2006年以来,陕西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每年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4万公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达质量,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深入人心,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9万公里,全省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0%和71%,行政村通达率达到86%。通达率和通畅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因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做法和思路科学求实,成效显著,2009年,交通运输部将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定在陕西召开。
干线公路“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树形象”实现公路养管服务质量大提升。全省国省干线公路51%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好路率近九成,3400多公里养护管理示范路展现的“畅、洁、绿、美、安”已成为陕西公路养管的自觉追求。
在交通建设强势而为的统领下,陕西交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化建设跟进全国一流,治超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文化建设硕果累累。2007年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成立,首开全国省一级行业作协之先河。2008年陕西交通代表队在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中代表全国交通行业勇夺铜牌。2009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征集和评选,由10首高质量歌曲组成的《我们一直在路上》音乐专辑公开出版发行。《激情跨越》、《长安大道通九天》等上百本书籍、画册先后编辑出版。交通文化扮靓行业形象,精神文明驱动一流服务。一批交通文化示范产品陆续建成,以挺拔的身姿屹立于西汉高速公路上的华夏龙脉群塑不仅记录着千年古蜀道变迁的历史,也饱含着交通文化产品为社会添光加彩的心血,彰显着陕西交通坚实的文化内蕴。
付出就会有收获。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连续13年被评为全省“最佳厅局”。2008年,荣获陕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位列省政府组成部门第二名,同年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全行业创建国家级先进单位11个,获得省部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70个,6个集体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荣获“五一”劳动奖状,正是陕西交通行业职工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结果,同时也是多年来陕西交通“谋事、干事、成事”奋发有为精神的最好诠释。
这个团队,是责任、力量与坚强的汇聚。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将始终贯彻路运并举、建养并重、以人为本、提升服务的理念,不断增强交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认真践行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三个服务”新理念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模式,以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为重点,以长效机制建设和目标责任管理为抓手,提高行业执行力,严格问责制度,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工作落实,为基层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