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期 第77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5-2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气质的芬芳
新闻作者:文 / 王艾荟
    她叫郭曼,是武侯祠博物馆的讲解员,远近闻名,经常从事中央级的大型接待任务,人送美誉“陕南小于丹”。凡在武侯祠有幸聆听过她讲解的人,皆交口称赞她将三国文化讲的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因慕名已久素未谋面,心底下便对她生出几分想像,想她应当年轻曼妙、才华横溢、光彩照人吧!
    偶然的机缘,因我所在的单位有接待任务,请她赴西汉高速秦岭服务区讲解华夏历史,得以相见。第一眼见她,心里不免有小小的落差。她已有四十多岁,齐耳短发,戴着一副眼镜,像个亲和文雅的老师,平平常常的一个人。第一次听她讲解,站在“华夏龙脉”雕塑群前,她立即判若两人神采飞扬,嗓音浑厚底气十足,洋洋洒洒侃侃而谈,牵着你的思绪信步游走,五千年华夏历史文明,在她言语间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令人耳目一新,拍手折服。她的讲解,实非平日那些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所能比拟,在她独特的个人气质、鲜明的语言特色、极富感染力的讲解背后,你能感觉到她身后强大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的支撑,以及二十多年职业的历练,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听了她的讲解,我夸奖她,“您的讲解很自信、很自如”。她也并不客套,“我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信。大家之所以喜欢我的讲解,因为我的讲解很个性,很自我,其中一些是我自己多年从事研究的成果。”说起见面前对她的想像和见面后的感受,她不以为意,毫不避讳地:“很多人和你一样的想法。以前有人请我,未见面,总想着郭曼这个名字嘛,人如其名,应当漂亮加才气,一见面,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有个人见面后对我说,‘郭曼老师,一见您,就知道您超有实力!’你想啊,一方面短,那长处肯定要超长才行嘛!”说完,爽朗地一笑。一个女人能够超脱于容貌,总是令人心生敬意的。她对我说,她的讲解是根据人的年龄、职业和需求,因人而异机动灵活的。比如武侯祠,来的是年轻人,她就讲志存高远心怀天下;来的是离退休人员,她就讲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来的是纪检干部,她就讲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来了其他领导,她就讲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等等。总之,那些实的雕塑、死的历史典故,被她幽默风趣的语言“点石成金”激活了,一个个、一段段活生生地浮现在你眼前,带给你共鸣、启迪和遐想。
    由于职业的关系,加之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对于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在我这个普通人眼里,郭曼已俨然称得上半个专家。然而,完成了接待任务,临走时,她看上了我们单位员工自己搜集整理的一本资料《蜀道历史文化汇编》,她说这本书有些观点很新颖,要拿回去好好学习仔细推敲。见到郭曼,我始终在想,一个人的相貌和她的气质、魅力的关系……在这一刻,疑惑释然,“气质变化学问深时”。她是永不停歇永不知足的,不论何时也不忘记给自己知识、修养的清渠里注入滴滴活水,她的生命如同潺潺的溪流,奔涌向前,让人感受到新鲜与活力,沐浴着清新与滋润。
    气质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它远远超越一个人的身材、相貌、年龄这些外在因素。它散发的魅力与内在的力量犹如水的清透、花的芬芳、酒的甘醇、磁石的引力,那么静静地,悄悄地,吸引着你,感染着你,令你心醉而神迷。                   (作者系西汉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