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期 第78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6-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机场专用高速排水路面全线贯通
新闻作者:张智勇 李爱国
    本报讯  5月26日15时,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合料顺利铺筑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上面层施工现场,礼花冲天、鞭炮齐鸣,庆贺排水性沥青路面全线贯通。至此,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提前15天完成了省厅和省交通集团确定的阶段目标任务。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全长20.58公里,是我国西部地区建设的第一条8车道高速公路。为了达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具有现代化气息和古城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能化高速公路,达到“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效果,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通集团的科学决策和大力支持下,管理处秉承“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理念,全力打造“省门第一路”。为了确保顺利实施,建设项目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努力使工程建设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在路面上面层施工之前,管理处组织技术人员对路面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确定全线铺筑排水性沥青路面,而在桥面采用这一技术目前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匝道采用SMA-13结构,提高了路面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抗剪能力,避免形成壅包、推移等路面病害。在排水方案上,采用了“刻槽法”设计方案,解决了“0坡度”路段排水问题。
    为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管理处成立了原材料巡察组,进行专项管理和检查,特别是对重要原材料加大检验频率,强化工地试验室管理和试验检测工作。在工程施工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6911.4米的渭河特大桥上,采用抛丸技术进行桥面浮浆的处理,增强桥面沥青铺装层与混凝土的黏结力;采用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替代桥面防水材料,更好地起到了防水和粘结作用;桥面沥青铺装上、中面层添加聚酯纤维,提高结构层的耐久性和抗剪能力;采用消石灰粉代替抗剥落剂,增加沥青对酸性石料的粘附性,在国内第一次对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生产工艺、添加工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并要求施工单位建立消石灰粉生产厂、严格控制工艺,在沥青拌和楼上增加了存储罐,并采用电子计量的方式,以达到精确添加;收费站广场不停车收费车道采用彩色路面,以便于跟其他收费车道的区别。同时,在国内首次成功总结出了“两层洒布法”施工改性乳化沥青封水粘结层工艺。施工设备采用了2台4000型拌和楼,2台ABG525摊铺机,6台压路机,采用了高精度非接触式平衡梁确保路面平整度,引进了TPS自动添加设备。
    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配合比评审制度、工程质量动态检测日报制度。在沥青拌和楼安装了监控仪,对混合料拌和全过程实行了动态质量控制。与长安大学、西安公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组成专家团,深入施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由于项目管理措施得力、组织工作落实到位,路面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得到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和质监总站站长李彦武等部领导的一致好评,施工质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在管理处组织的排水性上面层质量检查中,共检测326点,合格324点,合格率99.3%,其中关键指标100%合格。特别是的空隙率、连通空隙率、渗水量等关键指标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