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郭永谊很赞同。感动 源自平凡 2005年2月28日,《陕西交通报》曾以一篇题为《示范路,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文章,将笔触和镜头伸向凤永高速的勘察设计一线,这是一个背负着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重任的项目。文章对团队的带头人郭永谊这样描述:“坐着一辆喇叭不响到处响的北京2021型吉普,敲着一台运行快捷的IBM笔记本电脑,打着一个貌似水货的三星E108手机……疲惫中透着神采”。这一年,郭永谊36岁,是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道路设计三室的主任。时隔4年,那精彩的描述仍被设计院的同事们广为传颂,言语间不乏对其及其团队的肯定和佩服。 初见郭永谊,竟有种莫名的感动。他笑容可掬,谦逊诚恳,没有所长的架子,话语间不时流露出一名技术工作者的严谨与细致。脚上一双黑色布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见状,他笑笑说,刚从工地回来,穿上这样的鞋,能让脚歇歇,舒服。在郭永谊的记忆中,他一年要在工地上往返20多次,走了多少路,连自己也说不清。 说起道路一所,郭永谊有种发自内心的欣慰与自豪。这个由50名队员组成的团队,在2008年度陕西省重点公路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中,高中榜首,获得先进集体,而郭永谊本身,也被评为先进个人。这不是他们惟一的荣誉,1999年至今,他们几乎连年获得先进集体等各项荣誉。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支队伍像常胜将军一样驰骋于黄土沟壑、关中平原、陕南山区?郭永谊给出的答案是:责任、团结、谦虚。任务 勇于担当 继凤永高速后,郭永谊及他的团队又先后参与到宁强至棋盘关高速公路、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陕西境富县南至雷家角段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鄂陕界至安康公路鄂陕界至旬阳段公路、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中。 如何能像完成“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凤永高速那样,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接下来的工作?郭永谊和他的团队想得极为细致周到。 郭永谊说,“安全、环保、舒适、和谐”是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新理念的精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工程建设的主导思想。因此,应充分重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按照地质先行的工作方法,从工程结构的安全、耐久和道路的运营安全方面重点做好地质环境复杂路段的路线方案及隧道、桥梁和路基工程构造物设计方案的比选,提高道路运营的安全性。同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土地,利用一切先进技术和手段,优化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也是他们在设计中考虑的问题。 在郭永谊看来,勘查设计初期,坚持重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设计理念,加大地质调绘范围,结合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充分研究每一个可能存在的设计方案,减少方案返工,可以为勘察设计“加快”奠定坚实的基础。挑战 主动迎战 2008年年底,省交通运输厅的又一次加快热潮再度掀起。作为交通先行者的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承担着一多半的道路勘察设计工作任务。此时,郭永谊和他的团队再次背起了远行的行囊。 加快后,压力接踵而来。在白河至安康项目和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项目中,往往在初步设计开始,相应的施工招标已进行,施工单位也进场等图纸;此外,包括施工单位在内各建设单位,往往为了建设工期,要求设计单位分批提交文件,而文件的整体性及相应的校核时间和条件不存在,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必须为每张图、每个设计方案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作为陕西交通人,有压力,要扛;作为有责任的陕西交通人,有挑战,要迎战”,郭永谊这样说。在院领导的安排部署下,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有效的工作时间,实行“七天六晚上”工作制,甚至是“七天七晚”;加大过程方案汇报与沟通,为了确保方案实施的准确性,除了加大工作力度,他们还在过程中向专家汇报,请更多的人决策;加大复核力度,除正常的“三校两审”外,增加平行复核,确保设计质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白河至安康勘察设计全部工作提前1个月完成,西安至铜川项目初步设计至施工图总计四个月完成。 郭永谊说,公路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担负着连接区域经济的桥梁作用,投资巨大,而勘察设计是工程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带来的投资节省,往往是其他环节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法比拟的;一个好的设计是整个工程提高质量的基础,是工程本身的“坚固、耐用”的基石,是行车安全的保障。这就需要勘察设计人员有坚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唯有此,才能够为“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