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通 ・诗意旅程” 交通诗歌征集朗诵活动,在我省交通系统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佳作纷呈。
初选后,著名作家、西安市文联巡视员商子秦,著名作家、西安市诗画研究会会长朱文杰,著名诗人、陕西日报专题新闻部主任耿翔,以及诗人、《诗选刊》原创版主编周公度,作为此次复选的评委,不仅精选出了一批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诗歌作品。同时,在评选会上,作家们热议交通诗歌,妙语连珠……
耿翔:近年来,陕西交通发展突飞猛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交通诗歌评选的确意义非凡。现实主义是文学最根本的东西,本次的诗歌大都来自于一线的交通职工,可以看出很多原生态的东西,对我们的心灵有很大的撞击。宁颍芳等一批成熟的诗人无论从创作技巧上来说,还是创作的激情来说,都表现得很突出;参选的《高速时代》等诗歌,题目宏大,但又能具体地截取不同场景和情景,内容涉及了交通的各个方面,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阿土等省外一些有影响的诗人的参与,更加表明了交通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朱文杰:此次征集的交通诗歌能看出交通人的气魄和胸襟,虽然有些诗尚待打磨,但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加工基础。在艺术性上,很多诗歌不乏名言佳句,具有音乐的旋律感,很适于朗诵。李九成的诗《家乡的路》写得十分精巧,角度新颖,诗意很浓。侯卫洲的诗《躺下是路 竖起是碑》写得很富有感情,让人震撼。统而观之,作品没有颓废的无病呻吟。应该说,这些诗歌都诞生于波澜壮阔的陕西交通大发展之时,许多诗句让人感到很有气魄,与陕西的交通发展很匹配。诗歌的整体品味和格调都不错!
周公度:这次评选出来的诗歌作品在情感真实、题材新颖、书写简洁几个方面做得很好。大多作者都来源于交通第一线,他们作品中的情感没有被过度的夸大,表现得特别真实,因而也特别感人。很多诗歌从新颖的角度发掘,对海事、秦直道,甚至是对一块道班的磨锨石等题材的描写,打破了一般人对交通的概念,新鲜的题材和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此次评选出的诗歌作品写法都比较简单朴实,具有北方诗歌的“青铜”之气。这种“气场”可以放于大庭之中,大气蓬勃,简洁明了、易读易懂,对推动交通文化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商子秦:此次参选的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与以往接触的行业诗歌有很大的不同。题材的包容量非常大,这些诗歌以交通为主题,着眼于陕西交通飞速发展的现实,题材延伸到了交通的各个行业和各类人。并能深入地表现交通人丰富多彩的精神和心灵层面,引起了我们这些评委的共鸣,我相信这些诗歌在社会各行各业也必将能产生共鸣。这些诗歌的语言诗味很浓,同时又不乏一些细节性的描写,让人回味起来能感受到一种诗歌的意境之美。“诗言情”,这些诗从交通人的基本情感出发,符合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因此经得起推敲,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