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期 第78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6-0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往大处着想 从细微入手
----------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建设侧记      
新闻作者:文 / 雷伯勤 王新才
    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东接十天,北连小康高速公路,在汉滨区的恒口镇拐弯向南,沿汉江和汉江支流的峡谷后直通四川万源。全线104公里,创造了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的“三最”,即地质最复杂、桥隧比例最高、施工难度最大。开工以来,凡来建设工地的专家、领导及世界银行代表,指导、视察之后,给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全国在建高速公路中最复杂项目之一。
安川高速公路的“三难”
    面对工程建设的“三最”后,又遭遇到“三难”。
    首先遇到的是材料运输难。30个合同段的建设钢材、水泥及沙子、架桥的大型设备等所需的东西都要运入工地现场,虽有铁路,但只有2个货运小站,运量不足,而且是为修襄渝二线专设的,不对外。而310省道是惟一的一条运输生命线。道路蜿蜒曲折,常年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驾驶员称它是“蛇道”。夏秋两季是大雾弥漫,汛期泥石流时有发生,冬季是冰雪封山。加之道路狭窄、排水不畅、无路面,还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为此,安川管理处组织310省道沿线26个合同段的500名人员、100台车辆昼夜整修路基、铺垫路面、修改排水渠、增加错车道。使30个合同段的材料运输困难初步得到缓解,建设速度逐步加快。今年的3月,安川管理处又组织沿线合同段再次整修310省道,将部分路段修铺上了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难”是施工场地狭小。秦巴山延绵几百里,既陡且直,安川高速公路不是建在山腰,就是建在汉江峡谷。30个合同段特大桥14座,大桥65座,其中12座“T”形刚构桥必须架在汉江峡谷上。这么多的桥如果在平原地带施工算不上什么稀罕事,但在秦巴山就成了特大的“难事”。12合同段桥梁架设长为4.47公里,共需预制1300片梁。项目部在沿线60度的陡坡上建了4个梁厂。目前12合同段4个梁厂都分向送梁,也满足不了6台架桥机的使用。于是架梁成了“让人高兴让人愁”的事儿,连施工机械使用率都不足60%。如此的艰难、如此的狭小场地,但广大建设者们凭着愚公移山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正在创造着陕西高速公路架桥史上的奇迹。
    “三难”是降雨量大。陕南的气候是多情的,陕南的气候是多变的。仅去年从7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的连阴雨就长达63天;从4月19日到来的第一场洪水开始到年底共13次。施工难度和不利影响可想而知。地处汉江支流的任河峡谷地带的15合同段,桥梁施工全在河道,材料运输全靠船运。别的合同段水位下降天晴时,正在大干;而15合同段受水位下降,浮船、材料无法运进;水位上升时,组织人员设备放开手脚开始大干,而别的合同段开始漫长的等待。施工的不平衡和焦急的等待,制约了工程进度。
安川高速公路的“三齐”
    陕南的四五月,是最美好的季节,放眼望去,到处是绿色的海洋,黄灿灿油菜花点缀群山峻岭间。省厅副厅长胡保存来到了安川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带来了省厅的关心和问候。在总结动员会上,胡保存副厅长答疑解惑,再鼓干劲,如今人心是“一齐”。清一色施工的国家队伍,保证了建设的动力。生命线310省道的畅通,材料运输是“一齐”。目前所需的架桥机等大型设备齐刷刷的运进施工现场,桥梁架设目标有了保证,年底半幅贯通有望实现。第三齐是资金筹措“齐”。由于安川项目地处偏远的山区,山高路陡、材料、机械设备的运输费用比其他项目要高,就水泥1吨运费比安康市区周围多250至300元。加之受物价上涨的影响,项目建设材料费用自然更高许多,所需各种投入比较大。外资办除及时每月到工地一线按时计量支付外,调整了材料差价和运输费用,还隔三差五的到一线工地,主动征询意见,倾听多方见解,解决项目建设的后顾之忧。各建设单位的项目经理,从容面对,不等不靠,争取上级法人单位资金上支持。业主和施工方的同心协力,精诚合作,较大的缓解了资金压力,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的进行。
    时间到了6月,时间过半,安川的目标任务也将过半。伴随小康高速公路的通车,安川高速公路建设在不断的加快,广大建设者目标只有一个;打造秦巴山区的示范工程,交一份世行满意、省厅满意、沿线的人民满意、建设者自己满意的工程答卷。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