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期 第57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4-04-2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陈丹青的“退步”哲学
----------评《退步集续编》      
新闻作者:文 / 荆 墨
  在读完《退步集》之后,等了两年多的时间,我终于看到了这本《退步集续编》,感觉陈丹青的“续编”,一如既往地呈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状态的担忧,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又一个“退步”哲学。
    陈丹青的扮相似乎是亘古不变的,一身黑色中式长衫,瘦而高,看书时戴一副旧文人流行的无框圆眼镜,冬天出门时戴一顶经常是由小老太戴的半圆线织帽,举手投足都是浓重的复古情结。我想他的这种扮相,与他的人生“退步”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退步集续编》一书中,更能体现他的这种想法。
    在外人看来,陈丹青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的西藏组画,还有他从清华辞职。作为一个在纽约住了18年的人,难免沾染美国人的那些“臭”毛病,口无遮拦,针砭时弊,指天划地。陈丹青为什么要和当今教育过不去?因为糟蹋青苗、贻误将来。他为什么要指骂城市建设?因为摧毁记忆、人心迷失。在《退步集续编》中,面对种种问题,他不仅提问而且试着回答,尤其是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有些篇章显出用力过猛,这可能源自他逐步对国内现实情况的了解,更是一个艺术家社会良知的集中表现。
    陈丹青的三篇谈文艺复兴的文章,讲到了现在很多国外的优秀展览进入到了中国,国人可以接触到很多国外的艺术、历史等。同时,他又以艺术家的眼光,希望快速解决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同速问题,对此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搬,要审慎看待中国问题,因为中国完全有自己的一套“文艺”。
    在书中,《回想陈逸飞》等几篇追忆文章,勾勒出民国至今上海油画史的大体轮廓。三篇论鲁迅的长文别开生面,陈丹青有些搞笑地说鲁迅是“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他看来,鲁迅是一个愤怒的人,同时也是个智者。鲁迅的愤怒,便是漂亮的文学。与很多人认为鲁迅后期的杂文没有文学价值相反,陈丹青认为鲁迅越到后来,越是深味“写作的愉悦”,越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其实,这本新书的话题和《退步集》大致相似,内容涉及到了绘画、城市、影像、教育等。虽然谈的话题很多,可陈丹青比以往下手更准,他说:“如果说写《退步集》时,是捶胸顿足状,写《退步集续编》则是扯鸡毛,扯掉一根是一根。”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陈丹青关于文艺复兴和鲁迅的文章,正如作者所说:“在浮躁的当下,这几篇文章的价值不一定能被大家发现,可能过去一些时候,人们才想起原来我早就说过这些问题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读陈丹青的批评文字,其实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因为他没有架子,不做作,见不到宏大叙事的东西,而且文字中还有一种诙谐的幽默,读完会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更被他对中国文化状态的担忧而深深折服。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