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笔者就如何推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谈几点看法。
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首先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有些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很少,中级职称、技师、专业技术人员也只占了职工很少的比例。一些政工人员能力不强,无论是文化基础还是综合素质,都存在不足,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近年来,一些人受西方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种种因素影响,个别政工人员缺乏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业务上虽然能够履行工作职责,但争创一流业绩的进取精神不够。一些同志工作积极性不高,仅仅满足于现有水平,不愿花时间去拓展业务知识、业务技能。
在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的企业党建工作照搬照抄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指示和要求,不能很好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工作目标和着力点。党建工作形式上创新不够,对年青一代缺乏吸引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改进。要树立公平、平等、诚信原则,确立权利与义务对称的价值观念,提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切实把党建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进而在企业中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形成新的企业精神。
深化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强化教育培训,按照各级各类政工干部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复合型”政工干部为目标进行培训。企业政工干部应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方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帮助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广大政工的实践锻炼。如下派到车间、班组任职锻炼,放到关键岗位压担子等,让他们体会工作责任,熟悉工作程序,积累工作经验。
其次要努力增强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只有应用到生产经营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广义上讲,党的思想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直接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建设是今后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企业改革、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企业党组织应将党的理念有机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在设计企业文化内涵、建立企业文化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培育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切实形成一种有别于其他企业,能反映本企业管理风格、被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和群体规范。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支具有科学理想、先进技能和创造热情的团队,使企业的发展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第三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内容、新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评判体系。要以是否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绝大多数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来评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工作机制上,要从单纯依靠上级党组织发指示、“出题目”的被动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在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原则下,积极主动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实际的“自选动作”,以增强企业党建工作在新的组织制度以及新的内外环境下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拓宽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变守旧封闭性思维为开放性思维,变呆板单调定势为求新求活求实;积极探索职工群众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把大众传播和新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思想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