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期 第79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7-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因路结缘 为路放歌
----------咸阳公路局路缘文学社成立侧记      
新闻作者:向 晖
    2009年7月24日,对咸阳公路局的文学爱好者们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因路结缘,因文学结缘”的路缘文学社在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备工作后,在这一天成立了。50余名社员用灿烂的笑容和激动的心情迎接它的诞生。
    这一天其实早该到来。挚爱文学的热情在咸阳公路局从未消退过。
    早在1992年,咸阳公路管理局办起的《咸阳公路》简报上,除了“防护一线”、“工作动态”等业务栏目之外,就有刊登职工文学的“文学芳草地”,也有短小精悍、充满哲思的报刊摘录“哲理美文”。2005年,局里开办了局信息网,又专门设置了公路文化栏目,为职工搭建了文学创作的平台。2007年,又编辑出版了首部职工散文诗歌选《橘红色的影子》,收录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6年之间职工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学作品。首发式举行后,在咸阳市和陕西交通系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近年来,咸阳公路局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文学创作力量也在不断加强,每年职工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达100余篇。目前,已有7名职工出版了文学作品集10余部,有2名职工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名职工加入了咸阳市作家协会,10余名职工加入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在2008年12月咸阳市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咸阳作家作品展上,咸阳公路管理局4位职工的7部作品参加了展出。在今年省交通诗歌征集活动中,共选送了局里8位作者10多首诗歌,最后4位职工的5首作品荣获省交通厅诗歌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
    这样的积淀,让咸阳公路局的文学爱好者们对于成立文学社,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芳草地,成为一种必然。
    时至今日,路缘文学社的成立,可谓咸阳公路局公路文化又一次新的成长。
    在接到文学社成立的喜讯后,应邀出席文学社成立大会的咸阳市作协副主席杨焕亭,省交通作协主席丁晨,对这一文学社的成立,则充满了更多的喜悦与期待。
    杨焕亭说,在咸阳这样有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地方,成立这样一个文学社,是时代的呼唤。他希望社员们能从交通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出发,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创作氛围,建成一个作家之家,从而诞生出更多拿得起、拿得出的好作品。
    丁晨代表姜志理主席和省交通作协对路缘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咸阳的厚土,让人敬畏,让人仰慕,让人感慨。咸阳路缘文学社诞生在这片土地,是很自然的。能在这片土地生活和劳作的人是幸运的。他鼓励社员们:为文先要为人,作品要看人品。文学社既要不时推出文学作品,更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每一位路缘文学社社员,首先都要兢兢业业干好公路本职工作,加强自身的文学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力量,力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交通文学作品。
    在文学社成立大会上,一位气质女性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她是在行业内外较有名气的女诗人,曾著有诗集《红指甲》、《雪,或者爱情》,以及散文集《纸上独舞》的宁颖芳,此次全票当选为路缘文学社社长。
    作为文学社首届社长,对于文学社的成立,有着诗样的感受:“路缘文学社,是我局文学爱好者之家,是我们展示自己精神风采的舞台,是弘扬铺路石精神的阵地,是心灵世界的青青芳草地,是放飞梦想的一片蓝天。”宁颖芳介绍,从2007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建立一个文件夹,把职工发表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收集,准备在今后每隔3到5年编辑一本职工文学作品选,充分发挥好文学社的作用。
    文学社从筹备到成立,都受到了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局党委书记李荣富说:“文学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它对于提高人的人文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亲近文学、热爱文学是对现代人文明素养的折射。路缘文学社的成立是我局加强咸阳公路文化建设,提高咸阳公路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路结缘,为路放歌。路缘文学社之于咸阳公路事业,仿佛一条绿色枝蔓上开出的奇花,令枝蔓充满活力与生机。用李荣富的一句话说:“有了他们,公路事业就有了文学色彩、文化元素;有了他们,公路事业就有了传承的载体,发展的导向,公路文化建设才能多姿多彩。”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