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入旬邑县境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延伸的通村公路上,一辆辆安全快捷的通村客运。路两旁的客运站点,农民正在享受着现代交通的喜悦。县城车站内车辆排放整齐,等候发车,运政人员衣帽整齐,正在进行抽检工作……转变职能促发展 今年费改税后,旬邑县运管所将工作的重心由以前的“重收费、轻管理”转变为“重管理”。对单位内部机构进行重新设置,在原办公室、客运股、货运股的基础上增设了计财股、出租股、政策法规股,所稽查队下设三个稽查中队,主要任务是进行全县三大塬区的客货运市场监管工作。全所人员在竞聘上岗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所长、工作经验、统一调配,把全所力量的三分之二调配到一线,进行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稽查队长由书记担任,副队长享受副所长待遇。明确了股室职责、岗位职责,使工作流程很快适应新的职能需要。 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履行职责,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由所支部书记带领客运、出租股人员赴渭南白水学习“三农快客”经验。由稽查副队长带领稽查中队人员赴西安学习稽查方法,提高了业务能力。法规股制定了“全年培训计划”,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今年,共组织集体学习36次,108课时,出外学习3次,参学人员16人,平均记学习笔记2.5万字,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文明执法强监管 今年,该所积极联合县公安局进行“打黑”专项行动,对全县的“黑车”调查摸底,对于查扣证据确凿的“黑车”,第一次制作询问笔录,并对其进行为期五天的培训,第二次依《道条》适当处理,第三次依《道条》高限处罚,达到了让“黑车”车主懂交规,并退出运输市场的目的。对于制作的法律文书首先由所法规股进行预审,程序合格、裁量适可的情况下交由所领导签字,一份完整的法律文书才能生效。“打黑”以来,该县查扣“黑车”56辆,办学习班11期,行政拘留5人,退出市场车辆19辆。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三个稽查中队对其辖区的客货车辆进行监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在县城的两个汽车站长期派驻8人进行源头监管。在货运源头治超中,建立了货运源头治超长效机制,保证了源头车辆超载率达到了2%以下。同时,要求所有的运政执法人员做到文明执法、礼貌用语。对于查实违规违纪的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吊销执法资格证等,保证了运政队伍的廉洁高效。优质服务惠群众 今年6月份,湫坡头镇门家村的门跟哲提出了“关于旬邑县至门家村客运线路的申请”,县交通局“客运股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回复”。 旬邑县农村客运起步早,到去年底,全县有通村线路9条,五级客运站4个,招呼站20个,客运示范班线1条,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0%。但这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7月2日全省发展通村客运现场会的召开,更坚定了旬邑运政人健全通村客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调整运力结构,改善服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随后拟定了通村客运计划。紧跟公路建设步伐,实现了全县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5%以上。新开通原丈、旬第、旬耀、唐川、土东5条线路,每条投放2辆客运车。开设旬郑、彬旬、211国道三条客运示范班线,投放客运车30辆,驾驶人员择优选择30名,车辆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的由公司收购,买车每辆按政策补助2万元,由运管所协调把原交纳的保险转到更新的车上。 为了进一步适应“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该所今年计划赶10月底前建成土桥五级客运站1个,土桥至东曹线路招呼站8个,基本实现以县城二级站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招呼站为起始点,辐射全县乡村的农村客运网络。 车主张海全高兴地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把咱老百姓放在了心上!班车不但要通到家门口,买车挣钱国家还给发补贴,我们也要对得起好政策,响应运管所的号召,为群众服好务!” 正如所长孙敢锋所言:“国家在改革创新为民,我们运管部门唯有积极适应,履行职责,为群众更好地服务,才算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我们旬邑道路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