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期 第79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7-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炮火中的滇南路
新闻作者:文 / 杜春成
    又临“八一”,作为公路人,心又回到当年那滇南老山战场,特别慨叹战区的路。
    1986年5月,结束了在云南文山州几个月的临战特训,我部奉命向战区开进,当时乘坐的是被伪装网精心伪装的“解放”卡车。车驶进麻栗坡,便进入了战区,路还算是柏油路,但路况很差,车在大山中和盘龙江畔颠簸穿行,路两边是沙袋构筑的工事和帐篷构成的军营,还有沿路密集的炮阵地。过了师部所在的老寨,路况变得更差,路上明显可看到被炸后恢复的痕迹,而路旁的景致尤为特别,沿山有泉水潺潺流淌,不知名的野花在林间草丛中灿烂。布设在杉木杆上的通讯线缆密如蛛网,也算是一大特色。沿江一侧,则是高大挺拔的攀枝花,当时火红的花朵,开得热烈奔放,似乎在欢迎着我们这群年轻的战士。在靠敌方一侧架设着双层的伪装网,即将进入战场的战友们在电话线网、伪装网组成的走廊中畅行。然而路旁高昂的炮口和不时闪现的烈士转运站,提示着我们将面临的是残酷的战争。
    车行驶到离阵地十多公里的地方,按规定和战场情况,战友们只能下车,等天黑徒步进入阵地。这里的路由于屡遭炮袭破坏,已变成坑洼不平的砂石路了。天黑后,我们按命令急行军进入阵地,在那十几公里上,不时有人摔倒,当时我们都是头戴钢盔、手握钢枪、腰挂手雷、背负背包,全副武装的负重急行军,在夜间,在这样的路上行进的十多公里,还要提防特工袭击,那是怎样艰难的历程!
    进入阵地的路是战友开凿修筑的石阶,尽管很不美观规则,但也算是路吧。而兄弟部队阵地上的路可就艰难多了,有的是用角铁在悬崖上架设的天梯;有用大树搭设的独木桥;更有将大树靠在崖上,钉上扒钉而成的天路……行路难,而且还经常受到敌人的炮火封锁和雷区威胁,有许多战友就倒在了炮火和地雷阵中……
    离开那战火硝烟的战场已二十多年了,但那山、那水、那路,曾经的阵地和战友,战场的情景时时在心中浮现,魂牵梦萦。时间愈久,记忆的印痕就愈深。
           (作者就职于漠谷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