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于公路上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素有“公路头号杀手”之称。仅就经济损失而言,我国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元,陕西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元。为了保卫公路建设成果,维护运输市场合理竞争秩序,早在2003年我省就率先开始了治超行动。应对治理怪招迭出 治理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治超工作,“猫鼠斗”的游戏也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 治超工作启动初期,部分车主采取的是强行闯站的办法逃避检测,为此,我省超限检测工作人员曾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自我省2003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以来,共发生超限车司机闯站470起,寻衅滋事588起,恶意堵磅19起,共有93名治超人员在正常执法时被超限车司机打伤,宝鸡姜潭超限检测站路政员范永强、商洛麻街岭超限检测站王少彤的牺牲,至今仍是依然战斗在治超一线的人们心中长久的痛。 随着严厉的打击行动,部分车主们又将目光转移到了车辆改装、加高车厢栏板等方面上来,丝毫不考虑车辆的承载能力,尤其是陕北产油区,更是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按下葫芦浮起瓢,当此项治理刚见成效,不法车主又有怪招出现,伪造假通行证、假公路补偿费票据、假冒军车和假绿色通道通行证进行超限运输又“盛行”起来,不少超限检测站收缴的大量假证件,就是明证。 在检测站前后分、合载,以达到逃避检测继续超限超载的目的,是一些车主和司机惯用的伎俩。至今,分合载交易在陕北、陕南和关中一些超限运输重灾区仍然随处可见。今年4月24日下午2时,省治超办在312国道永寿县城以北的永坪村暗访时发现,一辆车号为陕D18808的拉煤车正在向两辆农用三轮车进行分载。在合载点还发现有四辆货车、七八辆农用车和几十名工人正在非法进行合载。据当地村民反映,不少村民由于参与非法分合载而迅速“致富”。 面对利益,一些车辆改装厂家也被熏黑了心,竟然应不法车主的要求生产改装出类似儿童玩具的“变形金刚”车来,安装的假轮过检测站时放下来,平时升起来,想方设法逃避治超检查。即使是从节约能源等方面考虑,配备非转向、重型可举升空气悬架系统的车型,在装满重型货物后,悬轴应该始终着地运转,但实际情况是车主只在应对检测时才放下悬轴。强化治超要强内功 根治顽症需下猛药,治理超限卓而不易。实践证明,经过近几年来的多方联动、集中治理、专项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全省专项治超整治,我省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内部管理来说,全省各超限检测站仍存在持证执法人员不足、治超人员素质偏低、超限超载率较高、劝返车辆不自行卸载等问题。 5月12日8:30至12:45分,省厅治超办在未央南和未央北治超检测站暗访中发现,两站工作人员均为聘用人员,无一人持交通行政执法证,也无路政、运政人员和交警参与。在灞桥治超检测站暗访时发现,个别车辆重复检测严重,其中一辆超限车竟然重复检测了8次。同时,近几年来,有些检测站工作人员还存在收黑钱放私车现象,今年初的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省厅就陕北王则湾治超站工作人员内外勾结、索要财物、私放超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实行问责,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了严肃处理。与时俱进强力治超 为了保卫公路建设成果,确保超限超载得到彻底遏制,省交通厅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交通的高度,提出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要“抓重点、抓省界、抓源头”。要做到“严管高速路,不准超限超载车辆上路;控制干线路,巩固治超局面,保证基本路况畅通;稳定农村路,依靠群众,全民治超,保障农村路建设成果”。要把好省门入口,不准超限超载车辆进入省境。省内更要分段治之。 在队伍建设上,要提高治超人员招聘的门槛,整顿清理现有治超队伍,提高治超人员工作素质。在政策措施方面,从5月20日起,所有悬轴车不准上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不准四轴以上拉运易燃易爆危险品油罐车进入高速公路;从5月30日起,五轴及六轴以上但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车辆要征收公路补偿费。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屡次超限超载的车辆进行处罚。取消我省治超工作中对超限超载1吨以内不算超限超载的决定,取消计重收费5%的优惠政策,对超限超载车辆严管重罚。运管部门要加大治超源头管理,集中对悬轴车辆吊销营运证。计重收费工作要适应治超,调整计费标准,改变计重收费工作中车辆超限超载越多利润越大的怪现象。加大流动检测力度,加大硬件建设,逐步实行整车称重,减少误差,保证检测精度。 车辆超限超载,是一种顽症,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夺取治超工作全面胜利的战略举措已经拉开帷幕,陕西交通人一定将会为之努力。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