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期 第57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7-05-2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回首母爱
新闻作者:文 / 金伟忠
    一直想为母亲写点什么,然而我却迟迟未动笔。因为我怕一写母亲,心中那份汹涌的感情就会冲破堤口,淹没我的笔端。但我终于动笔了,是在五月播种的季节。很想回去帮她春播,可我有孩子有工作,这个念头只好搁浅了。“不养儿不知父母心”,现在我真正体味到母亲的伟大。
    关于童年的记忆很少,但有一件事至今铭记在心。那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领我到大队的供销社买日用品。柜台里花花绿绿的糖果令我口馋不已。我拽着母亲的手,央求她给我买两块糖,母亲用仅剩下的一分钱,为我买了两块最便宜的桔瓣糖,当时我看见母亲眼里含着泪水。但是年幼的我,怎能体会母亲当时的心情呢?怎能理解当时那两块塘的不寻常含义呢?时间流逝,我渐渐懂事了,方知那时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后来,我上了初中,拼命地学习,每次考试在几百名同级生中虽说不是名列前茅,但也能排到五十名以前。老师们都说我有出息,将来一定能考上一所好的学校。由于父亲常年在公路一线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平时很少回家。而母亲单薄的身体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使她身体过早地沾上了疾病。母亲为了让儿女多读书写字,硬是没有让我们下过一回地,当我看到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地干活时,内心就感到无比的疼痛。
    看着母亲疲惫不堪的样子,我高中没有读完就悄悄地离开了学校,和同村的伙伴外出打工了。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打听我的下落,最后硬是把我从打工之地拽了回来。我倔强的还是不肯去学校上学,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恰好当养路工的父亲给我捎回一个好消息,他们单位正在扩招人员,就这样我有幸当了一名养路工人。
    起初我还是一名临时工,每月工资才一百多元,可以说入不敷出。母亲为了我在道班能像父亲一样扎下根来,每月还从本已艰辛的生活中省下一些钱,让父亲过一段时日就给我添置几件衣服或买些零食,更多的是直接把钱给我自己开销。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们家境逐渐好转,我在工作上也有了些许成绩,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全家人都为我感到自豪。
    就在三年前,不幸的事发生了,刚退休不到十年的父亲永远的离我而去。为了让母亲尽快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我和在外工作的弟弟请求母亲进城与儿女同住,享受天伦之乐。而母亲最终没有同意。母亲说:“孩子们,你们的心意妈领了,我不愿意进城主要是不适应城里的气候……”,“我在家忙时种种地、喂养一下猪和鸡,闲时爬爬山登高望远,这样身体也锻炼了,还可以为你们回老家守住一处息宿地,这样多好啊!”
    之后,母亲除了有事或者看望孙子时,自己搭车进城小住几日外,其它时间都留在了乡下劳作。作为儿女的我们,大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平时也很少回乡下看望母亲,只是在母亲生日或放长假时回趟乡下,陪伴母亲多住几日。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令我敬仰、令我崇拜的伟大母亲。她把毕身心血都花在了儿女身上,而自己到了晚年却还过着清贫的生活。
    回首母爱,我的心潮汹涌澎湃,不由让我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衷心祝愿母亲好人一生平安!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