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月下的恋人,仰望苍茫宇宙,不免情由景生许下爱情誓言:海枯石烂,长相厮守……不管说者是否真心,听者却是铭记:无论斗转星移,时空转换,他(她)都会心如磐石,坚守诺言!于是乎,将其珍宝一样揣在心上。不久后的某一天却痛心地发现,这样的誓言他(她)曾对人说过N次!于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爱情这么神圣美丽,为什么要有欺骗?热恋中的人们总会被眼前金子般灿烂的幸福冲昏头脑,不加思索山盟海誓,却有几人天长地久真心实意? 也许感情上的背叛难分对错,但为谋取钱财刻意行骗就实在可恶!曾闻一老太省吃俭用,攒下十几万元养老钱,早已摸清底细的骗子登门,说某生意特挣钱,若出资,不日就可双倍得利……骗子巧舌如簧,老太以为喜从天降,将存款全部取出交给骗子。数日后骗子将所骗钱财挥霍一空,行径败露被抓入狱,老太竹篮打水,气得大病一场,以后便得了癔症,祥林嫂般逢人就说:咋这么多骗子?咋这么多骗子? 鲁迅先生给家人的临终遗言中有这么一名:别人应许你的事情,不可当真。以他老人家的头脑睿智和眼光犀利,想必早就看透了人性的善变。且不说时空的变幻无常,单就心境的瞬间变化,亦会让人感觉自己上一秒钟说过的话简直就荒谬之极,谁又愿意为“荒谬”的诺言负责任呢? 我们可以相信美好,相信片刻的发自肺腑,却不可以铭记诺言。汪国真在《许诺》中写着:不要太相信许诺,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松果尽管美妙,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人生苦短,何必活得像只陀螺,绕着虚幻的诺言机械地旋转?何不勇敢地摒弃自身的依赖和惰性,让心在无欲的空间里自由自在,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遭遇骗子,人人都唾骂、愤怒,却忘了深思和反省。为什么失信行骗之事层出不穷?为什么骗子并不高明的伎俩屡屡得逞?恐怕还得从自身找渊源。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究其原因,肯定是蛋上有缝,才使得苍蝇闻腥而来。若能自己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招摇撞骗之徒就会望而却步,无机可乘。 然而,贪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本性中就有贪心的一面,比如被骗的老太。十几岁的孩童尚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以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难道就判断不出真假?其实,一切皆由“贪”字而起,假若老太坚守一颗淡泊之心,不为诱人的“高息”所动,即使骗子把天说破,又能奈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范之心动物尚有,可悲的是,人的这种本能却正被自己的心魔和外界的诱惑慢慢扼杀!钱迷心窍,情迷心智,物欲横流的世俗中,许多人丧失了最起码的判断能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有拂净心灵上的尘土,丑恶的欺骗才能无处可逃! (作者系省高速集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