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期 第83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12-0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轻装上路的重型“大卡”
新闻作者:文 / 李 宁
    丰富的煤炭、建材资源使铜川成为整个西北的重要工业基地。也因此,数十年来,由重型车辆组成的庞大运输队伍成为铜川条条公路上的一道壮观景象。但是,车主们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车辆超重十倍八倍的现象在几十年里一直司空见惯。2003年,随着全国治超工作的开展,尤其是2007年强化治超以来,铜川市大力治理超限运输行为,使车辆超限率由7年前的98% 降到现在的2%以内。车轻了,路好了,交通安全了。曾经气喘吁吁笨重如牛穿行在铜川市各条公路上的大货车如今变成了――

    “我家在耀州,房子建在公路边,三十多年来,我亲眼看见一辆辆拉着煤炭、水泥、石灰石、陶瓷粘土的大卡车昼夜不停地从门前驶过。二十几年里,公路两旁一直铺着一层厚厚的黑灰,每辆车过来都是尘土飞扬,一天到晚路边的住户不敢开门窗。更糟糕的是,公路被超重车辆压得到处都是坑,天天堵车不说,不管是大车小车,新新的跑不了几年就报废了,还老出交通事故!”53岁的农民王志清回忆说。“这几年大不一样了,同样是大货车,东西拉得比原来少多了,公路被保护的又宽又平又干净,两旁还栽树种草,行车畅通无阻。”
昔日:不堪负重
    铜川境内有210国道和305省道干线公路209.924公里。县乡道路3653.62公里。境内资源丰富,已累计为国家输出原煤4亿吨、水泥4000万吨。如此多的货物外运,除火车一马当先外,主要靠大卡车。几十年来,轰轰烈烈的车队川流不息在干线公路、耀柳公路和其他农村公路,蔚为壮观。
    “拉的越多赚的就越多”。几十年来承接货物运输车辆的车主一直坚守着这样一条信念,从而导致一辆载重10吨位的车辆敢拉20吨、30吨,20吨位的车辆敢拉30吨、40吨,甚至50吨。为了多拉货物,车主们改装车辆,加高马槽,车轱辘咯咯吱吱碾压在公路上,车身摇摇晃晃,气喘吁吁,不堪负重的公路常常会塌陷开缝。甚至于在抛撒物多时,住在临路的人们赶快冲到公路上捡拾,弄不好就酿成一场车祸。
出招:非治不可
    2003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以政府文件形式发布《关于加强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的通告》,轰轰烈烈的治超行动至此拉开帷幕。
    现在金锁关超限检测站工作的程道平回忆说,那时候开展治超工作难度特别大。车主和司机从思想上根本接受不了“按核定吨位装载”的现实。那时候没有检测站,路政人员昼夜不停地轮流站在马路边,拦车、卸货、罚款、教育,但是效果不大,那些车辆今天接受了处罚教育,明天照样超,有时,还有一些车主聚众抵抗。因为几乎每一辆货车都几倍地超载,再加上司机不配合接受处罚教育,处理一辆车需要好长时间,这样就造成严重堵车和路政人员超负荷工作。
    2004年4月,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国范围的治超战役战役全面打响。2007年5月,陕西省交通厅、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陕西省煤炭工业局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通告》,开始全省范围内的强化治超。铜川市以此为契机,市治超办联合公安等部门,集中精力,采取在210国道、305省道和耀柳、耀旬主要地方道路建立治超检测站,在金锁关、高楼河、双碑、黄堡等主要路段设立临时卸货点,在其他农村公路设置限高龙门架,同时开展源头治理等办法,彻底整治超限货物运输车辆。公路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铜川市治超工作实施方案》、《铜川市超限绕行重灾区和盲区路段专项治理方案》、《铜川市集中收费联动治超及责任倒查机制》等文件并付诸实施。同时,将全市治超工作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公路局与各区县交通局、各超限检测站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局领导分别对各治理线路、治超检测站和重点货物装卸源头实行包干负责制,确保治超工作顺利开展。治超以来,铜川市4个治超站累计检测车辆167.69万余辆,查处超限车辆9.25万余辆,平均超限超载率为5.5%,共卸分载货物9.75万余吨;至目前,国省干线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1.32%,地方道路超限超载率0.49%,低于国家干线路3%农村路4%的标准。
效果:轻装上路
    现如今,无论你行走在铜川市辖区内的任何一条公路旁,看到的都是平坦整洁的大道,一辆辆疾驶而过的重型“大卡”都是轻轻松松。从1996年就开始经营运输车辆的吴晓峰师傅对治超有一番深刻的认识。吴师傅说,刚开始进行治超的时候,心里无法接受,因为运价低,几乎所有的货运车辆都靠超限来赚钱,别说是按吨位荷载,就是超一两倍,都保不住成本,所以大家想着法子超载。由于长期超负荷装载运行,一辆新车本来可以使用五六年,实际上两三年下来就报废了,加上超限罚款,仔细算算,最后也落不了几个钱。吴师傅说,现在这样子好,大家都按照核定吨位规范装车,运价上去了,跑起来又快又安全,一年下来收入相当不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